Wednesday, November 19, 2008

我们上报了!!!=)好开心。。。

报道/林仁余 摄影/庄程毅(联合学生摄影队)   

一个国家的首都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?对15岁的符玮婷来说,应 该是个挤满高楼大厦的大城市,可是当她来到澳洲首都坎贝拉时,见 到的城市景象却让她意外,到处是空旷空间,不远处有山脉作为背景,住宅区的房舍好多都隐身在树木之间,很有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感觉 。第一次到澳洲的卢子斌(16岁)也觉得,坎贝拉的城容很有规划, "作为一个首都城市,景观的确很独特。"   

符玮婷和卢子斌是"爆米花游学之旅@悉尼坎贝拉"的团员,这是他们首次的澳洲旅游经验。这趟游学之旅由《爆米花》、澳洲旅游 局、坎贝拉旅游局及新南威尔斯旅游局联办,来自不同学校的19名中 三、中四学生,在之前举行的华文专题作业比赛中赢得了"游学奖" ,在11月7日至15日,到坎贝拉及悉尼游学参观。   

游学之旅团员包括:德明政府中学的林杏贤和邓晓舟;华侨中学 的蔡旺志、俞正航、傅子祥、洪子劲、温承易;裕廊中学的卢子斌和 邓诚熙;南洋女中的宋凌暄和江兰馨;义安中学的杨欣怡和麦文薏; 国大附中的成瑜晗、毛佳、廖彗伻和黄佳怡;思励中学的陈慧慧和符玮婷。领队是早报副刊《现在》执行级编辑林仁余。   

游学之旅分别从澳洲的政治体制、文化、科学、艺术、环境生态 各个方面,向团员介绍坎贝拉及悉尼。除了参观之外,旅程也着重交 流及亲身体验,让学生有更立体的学习经验。

早上起来就见袋鼠跳来跳去  

在坎贝拉旧国会大厦,团员有机会坐在曾经是政府内阁及国会议 员辩论国事的国会议堂,还扮演国会议长及总督,通过戏剧方式,了 解澳洲国会的历史。参观澳洲战争纪念馆时,因为隔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90周年纪念,很难得地在馆外遇上纪念典礼的彩排,肃穆气氛及哀伤的号角声,为馆内的战争记忆增添了一层感性。   

团员宋凌暄就特别喜欢比里格埃(Birrigai)户外教育中心。她说,住在野外,周围是大片大片的平原,周围没有其他房子,早上起 来,袋鼠就在中心周围跳来跳去,这和新加坡到处是高楼、到处是汽车的环境很不一样。   

结束坎贝拉四天的旅程后,团员们乘内陆飞机飞到悉尼,展开五 天充实的旅程。在这个澳洲最大最热闹的城市里,学生除了参观各个 景点,还乘坐由澳洲原住民经营的游船,漫游悉尼海港,一方面从水上欣赏悉尼歌剧院、悉尼大桥及高楼林立的悉尼市中心的美丽景致, 另一方面聆听原住民文化的介绍。 网上资料全真实显现   国大附中的廖彗伻和黄佳怡参加比赛的华文专题作业,是以悉尼 郊外蓝山(Blue Mountains)的紫罗兰山洞(Jenolan Caves)为题材,所以蓝山之游对她们来说特别亲切。   

团员在这里乘坐缆车,从高空欣赏蓝山壮观的景色,也随着护林 员在夜晚走入野林中寻找荧光虫(Glow Worms),第二天又到紫罗兰 山洞,亲身体验洞穴探险。廖彗伻说:"之前我们是从互联网上收集 紫罗兰山洞的资料及照片,现在亲身站在洞穴里面,资料上的一切全 真实显现了!"   

在进入野林寻找荧光虫之前,团员还有机会体验澳洲人最喜欢的 消闲方式——在公园里BBQ,自己动手准备晚餐。德明政府中学的林 杏贤发现,澳洲人的烧烤方式和我们不同,用的是铁板式的电炉,而 且最难得的是,公园里公用的烧烤炉,使用完之后会清理干净,方便 后来的人使用。   

九天的坎贝拉及悉尼的游学之旅,让团员们从不同方面了解澳洲。国大附中的成瑜晗总结这次旅程的经验时说:"这是很体验式的旅 游,我们亲身去爬洞穴、去探险、去参观、去交流,甚至还扮演澳洲 的历史人物,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。"   

学生的旅游感想,将发表于明年1月的《取火》版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